【2014年年報】 一、董事會關于公司報告期內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 報告期,公司各項業務運行穩定,實現營業收入112.73億元,同比增長19.01%,實現凈利潤(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3億元,同比增長50.86%。影響本報告期經營業績的主要因素有:公司成都及佛山基地開始正式運營,同時公司內部加強成本費用控制,使公司收入及利潤大幅增加。 二、行業、產品或地區經營情況分析 1、主營業務分行業、分產品情況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主營業務分行業情況 營業收入比上 營業成本比上 毛利率比上 分行業 營業收入 營業成本 毛利率 年同期增減 年同期增減 年同期增減 制造業 11,051,319,922.59 10,415,349,105.56 5.8 18.89 18.31 增加0.5個百分點 主營業務分產品情況 營業收入比上 營業成本比上 毛利率比上 分產品 營業收入 營業成本 毛利率 年同期增減 年同期增減 年同期增減 汽車保險杠 2,306,775,889.09 1,927,165,531.97 16.46 27.65 29.67 減少1.29個百分點 汽車車輪其中:鋼 8,033,907,600.54 7,892,537,653.91 1.76 14.35 14.15 增加0.17個百分點 車輪及裝配 730,144,561.07 588,774,614.44 19.36 8.72 5.15 增加2.73個百分點 主營業務分行業和分產品情況的說明 汽車保險杠產品毛利率下降1.29個百分點,主要是產品結構變化,導致毛利率降低;汽車車輪產品毛利率增加0.17個百分點,主要是裝配產量增加187萬件:其中鋼車輪及裝配毛利率增加2.73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毛利率高鋼車輪產量增加58萬件。 2、主營業務分地區情況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地區 營業收入 營業收入比上年增減(%) 東北 7,934,782,875.24 5.52 西南 2,146,749,290.53 25.89 華北 77,392,562.46 105.51 華東 39,234,170.65 270.32 華南 846,561,885.51 9,393.7 北美洲 6,599,138.20 -50.53 合計 11,051,319,922.59 18.89 主營業務分地區情況的說明 :一汽大眾佛山工廠正式投產,增加奧迪、高爾夫新車型配套產品,使公司華南地區收入增長。 三、董事會關于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 行業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 從產業發展總體趨勢看,汽車業作為我國支柱產業的地位不會動搖。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引導下,未來汽車市場將從之前的高速增長回歸到符合規律的理性增長。總體上,我國汽車市場具備中長期穩步增長的基礎,未來五年將呈現調整中求穩定、競爭中促發展的態勢。 2015年中國汽車銷量預計為2513萬輛,增速為7%左右。乘用車預計2125萬輛,增速約8%。 其中,轎車銷量增速將繼續回落,增速約為1%;而SUV 和MPV 將繼續保持強勢,增速分別為25%和35%。 2015年中國處于工業化中后期,仍會助推卡車市場需求繼續提升,但同時考慮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推進,投資增速會明顯下降,不利于工程類及相關車型的需求提升,預計卡車市場增速會明顯放緩。商用車的整體增速預計在2.4%左右,其中貨車增速約為1.3%,客車增速約為6.5%。 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份額將不斷遞增。而龐大的售后市場需求也給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帶來更大的市場發展空間。未來幾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將蘊含更多投資機會。而更具研發實力,跟進整車技術發展的零部件企業將面臨更多的商機。 (二) 公司發展戰略 報告期內公司堅定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零部件企業的十二五中長期戰略目標和核心業務成為系統供應商的近期戰略目標。通過四個戰略定位"管理能力提升、系統供應商建設、質量和成本改善、擴大市場規模"以及相應的戰略路徑,以內飾、外飾、車輪和車身電子四大主業為載體,在規模不斷擴大的基礎上,注重企業綜合實力的提升,逐步實施公司的戰略目標。 (三) 經營計劃 公司預計2015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237,159萬元,營業成本 1,229,157萬元。2015年,公司將按照年度工作方針,落實“FOS 體系建設和人力資源建設”兩個強化,提升“產品研發、制技術、質量保障、成本控制”四個能力,穩步推進企業戰略規劃的落實。加強企業科學管理能力,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充分開展業務單元十二五戰略回顧和十三五業務展望,在認真總結十二五的基礎上,制定公司十三五發展戰略規劃。 公司將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爭第一、創新業、擔責任"為工作主題,推動公司科學發展、自主發展,全面完成2015年經營目標 (四) 因維持當前業務并完成在建投資項目公司所需的資金需求 為完成2015年的經營目標及發展戰略,公司資金主要用于新建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和產品研 發、技術創新及提升產品質量等方面。資金主要來源于自有資金、商業銀行貸款和其他融資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