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帳

經常帳:經常帳為一國收支表上的主要項目,內容記載一個國家與外國包括因為商品 、勞務進出口、投資所得、其他商品與勞務所得以及片面轉移等因素所產生的資金流出與 流入的狀況。 經常帳的內容大致包括五大項:

1、商品:為一國貨物的進口及出口。

2、勞務:包括商品進出口有關的運輸及保險費、旅客運費及港埠費用及本國居民在國外旅行、 觀光及外國人到本國旅行、觀光等的收支。

3、投資所得:指國民購買外國的股票、債券及其他資產所賺取的股利或利息,加上本國對外 借款或外國人來本國投資,所產生的利息支出與紅利支出等。

4、其它商品、勞務及所得:指前面沒有被列入的各項居民與非居民有關勞務與所得的交易 ,大使館、或領事館的支出,以及居民在外國工作獲得的報酬,外國政府或國際組織設在 本國各種機構的費用等。一般所謂的貿易餘額是指前面所提四項的總和。而美國商務部經濟研究分析局在公布數據 時,也會特別公布(1)項的單獨數據及(1)與(2)的總和數據。

5、片面轉移:指現金或實物的捐贈、救濟、一國的對外援助及對國際機構經費的分攤。 又分為用於消費支出的經常性轉移及長期費用的資本性轉移。

所謂經常性轉移是指受贈者 所增加的收入是如公費留學、海外難民救濟如外債還本或本國公有財產無償贈與外國等。

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國際收支是一種統計報表,它系統地記載了在特定時期內一經濟體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各項經濟交易。交易定義為在居民與非居民間進行的一項經濟流量,它反映經濟價值的產生、交換、移轉、或消失並涉及到貨物和(或)金融資產所有權的變更、勞務及資本的提供。

國際收支分為經常帳、資本帳與金融帳三大類。經常帳包括商品、勞務、所得及經常移轉。資本帳包括資本移轉(債務的免除、資本設備之贈與及移民移轉)與非生產、非金融性資產(專利權、商標等無形資產)之取得與處分。金融帳根據投資種類或功能分為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其他投資與準備資產。其中前三項投資再區分為資產(即居民對非居民之債權)與負債(即居民對非居民之債務)。表現國際收支之統計表稱為國際收支平衡表。以複式簿記型態分為借貸兩方,就每筆交易作借貸等額之記載。貸方記載商品及勞務之輸出,所得、經常移轉及資本帳之收入,對外債權之減少,對外債務之增加,準備資產之減少。借方記載商品及勞務之輸入,所得、經常移轉及資本帳之支出,對外債權之增加,對外債務之減少,準備資產之增加。貸方以正號表示,借方以負號表示。借貸相抵,如準備資產為負數,一般稱之為國際收支順差,反之則為國際收支逆差。

國際收支之功能主要為:
(1)制定對外經貿政策與金融政策及對外經貿及匯率談判之主要依據之一,並作為國際金融分析之重要參考資料;

(2)國際收支是社會會計制度(system of social accounts)的重要部分,為國內各經濟部門對外經濟活動的總記錄,例如國民所得統計之「對外交易帳」及資金流量統計之「對外金融交易」均採國際收支統計為資料來源,而全國總資源供需估測亦需利用國際收支資料編製之要素所得,所以,國際收支統計之精確與否,對其他統計之正確性有重大之影響;

(3)身為國際社會之一份子,定期揭露國際收支統計資料乃是應盡的義務之一。

貿易餘額

貿易餘額:「貿易餘額」代表對外貿易商品、勞務之出口與進口間的差異值。報告當中含括本國與所有國家對外貿易的商品數據,另外,與世界上其他特定國家、地區的貿易細項資訊,以及工業用商品的資訊也都含括其中。

進口

進口:進口是指購買本國人購買國外的財貨或勞務,而出口則是本國的財貨或勞務賣至國外。 如果就生產銷售的角度而言,廠商所生產出來的產品除了作為其他廠商的資本財、作為國內的消費使用外,便是出口至國外,因此出口項目為GNP的加項。進口及出口是一種國際分工的結果。

一般而言,總體經濟的不斷成長,有重要的原因在於分工專業化所帶來的好處,而進口及出口的形成便在於各國的資源不同所造成在生產成本上的優勢不同所致。而另一方面,進口及出口是擴大市場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對亟需規模經濟的產品。所以對國內市場小的國家而言,進口及出口影響GNP便相對重要。進口及出口經常是同步擴張或縮小的。出口的活絡代表著經濟處於榮景階段,一方面會使得GNP增加,另一方面使得消費購買力及生產原料需求的增加而使得進口也同步增加。由於國際社會不斷在消除貿易障礙,因此未來各國對進口及出口的依存度將呈現增加的趨勢。

出口

出口:進口是指購買本國人購買國外的財貨或勞務,而出口則是本國的財貨或勞務賣至國外。如果就生產銷售的角度而言,廠商所生產出來的產品除了作為其他廠商的資本財、作為國內的消費使用外,便是出口至國外,因此出口項目為GNP的加項。

進口及出口是一種國際分工的結果。一般而言,總體經濟的不斷成長,有重要的原因在於分工專業化所帶來的好處,而進口及出口的形成便在於各國的資源不同所造成在生產成本上的優勢不同所致。而另一方面,進口及出口是擴大市場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對亟需規模經濟的產品。所以對國內市場小的國家而言,進口及出口影響GNP便相對重要。進口及出口經常是同步擴張或縮小的。出口的活絡代表著經濟處於榮景階段,一方面會使得GNP增加,另一方面使得消費購買力及生產原料需求的增加而使得進口也同步增加。由於國際社會不斷在消除貿易障礙,因此未來各國對進口及出口的依存度將呈現增加的趨勢。

財政預算

財政預算:財政預算是一個每月帳戶,代表政府的盈餘或赤字。報告詳細列出政府收入與支出狀況。該報告除提供每月的資訊,也提供會計年度之年初迄今的數字。主要數據的來源,包括政府單位與出納官員的每月會計報告。這些報告詳細記綠影響國家政府,與預算外國家單位的收入與支出之會計交易,並詳列它們對國家政府資產與負債的影響。

貨幣供給額

貨幣供給額:係指某一特定時點,銀行體系以外之企業及個人(含非營利團體)所保有之通貨及存款貨幣總額。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貨幣供給額即俗稱之M2,狹義者為M1A及M1B。其內容如:M1=通貨淨額+支票存款淨額+活期存款 M1B=M1A+活期儲蓄存款 M2=M1B+準貨幣

美國聯邦準備局(FED)

美國聯邦準備局(FED):美國聯邦準備局(FED)為美國最高貨幣政策主管機關,負責保管商業銀行準備金、 對商業銀行貸款及發行聯邦儲備券。FED共分三層組織,最高為理事會,其下是12 個聯邦準備銀行和各準備銀行的會員銀行。由於美元在國際貨幣市場的強勢地位,美國聯邦準備局在外匯市場的干預行動尤 受匯市矚目。日圓因貿易順差而大漲時,日本央行多次干預多屬無效,幸賴美國 聯邦準備局出手干預才對投機客產生赫阻作用。

預算赤字

預算赤字:當一個國家累積過高的預算赤字,就好像一間公司積欠了過多的債務一樣,對國家的長期經濟體質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對於該國貨幣亦屬長期的利空,且日後為了要解決預算赤字只有靠減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稅收。這兩項措施,對於經濟或社會的穩定都有不良的影響。

重貼現率

重貼現率(Discount Rate):即一般銀行資金不夠時,除同業間相互調借外,便向中央銀行融通借款。借款方 式,便是用手上現有的商業票據向中央銀行重貼現,以獲得資金。這種重貼現時支付的利率叫重貼現率。貼現率,常為中央銀行控制通貨的手段之一。即當市面資金過多時,中央銀行可提高利率,以促進市場一般利率提升。反之則降低重貼現率使市場利率下跌。 想要預測市場利率的可能變動,重貼現率,常是最好的先行指標。

政府準備

政府準備:政府準備

1.表政府持有的外匯與黃金,顯示一個國家清償進口款項的最終能力,衡量出國際收支所面對的壓力。以月底的名目金額表示,通常以美元為準;留意黃金與外匯所做的價值高估調整。總額與變動都是觀察時須留意的要點。一般而言,政府準備最好能因應至少三個月的進口。每月數據如果出現巨幅變動,顯示匯率面臨壓力。通常為每月公布,某些國家是在當月結束後立即公布。

2.指中央銀行持有的黃金,或接受性與兌換性都很高的外匯如美元。這些準備用來清償國際間的債務,並因應外匯供、需之間的暫時性失衡。

M1

M1:M1為狹義的貨幣供給包括民間所持有的現金加上可以開支票的存款;M2為M1加上儲蓄存款、10萬美元以下的定期存款,以及個人所持有的貨幣市場基金餘額等;M3為M2加上10萬美元以上的定期存款、機構法人所持有的貨幣市場基金餘額、存款機構所發行的附買回合約,以及居民存放於銀行海外分行、英國與加拿大所有銀行中的歐洲美元等。